最近有些人认为,“集义”的功夫必须和“致良知”一起才能做到完备,这其实说明他们对“集义”的理解还不够深刻。如果“集义”的功夫不够深刻,那只会成为实现“致良知”的障碍。同样,有些人认为“致良知”的功夫必须和“勿忘勿助”一起才能做到明确,这其实也说明他们对“致良知”的理解还不够深刻。如果“致良知”的功夫不够深刻,那只会成为实现“勿忘勿助”的障碍。这些人都是在文字上牵强附会,而没有真正去实践体验,所以他们讨论得越精细,离真正的理解就越远。
你对于“大本达道”的理解已经很明确了,这是非常好的。但是在讨论“致知”“穷理”以及“忘助”等问题时,有时还是会有些混淆。这就像在宽阔的道路上,偶尔会有一些弯曲的小路。不过不用担心,只要你继续深入实践,自然就会明白过来的。
【解读】
尽管圣贤们的学说和讲法各有千秋,但他们所传达的核心理念却是一致的,阳明先生的心学也是如此。就像人们生活的环境千差万别,但每个人的本性和智慧却是相同的。本性虽然是我们无法创造的,但它是可以转变和塑造的;而致知、穷理的功夫,虽然起初我们并不具备,却可以通过学习和努力来获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