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释
①彝:一种祭祀用器。②缪篆:六体书之一,用于摹刻印章,也称摹印篆。③钲:一种铜制乐器,在行军时敲打。④飞廉:一种传说中的有翼神兽,能够招来大风。⑤夏后:夏后氏,即夏朝。⑥敷:铺满。
译文
礼书上记载黄彝由于在上面画人眼做装饰,所以称作“黄目”。我在关中地区游历时,得到一尊古铜黄彝,完全不是这样。上面刻画的花纹非常繁复,大致类似缪篆体,又像栏杆之间画的回波曲水状的花纹。中间有两个眼柱,像是大弹珠,光亮地突起着,这就是黄目。看上面的花纹,像是有牙、角、嘴等形象。可能黄目本身就是一种动物。另外我以前在姑熟王敦城下面的土地里找到一个铜钲,底下刻着“诸葛士全茖鸣钲”,“茖”就是古代的“落”字,就是部落的落。“士全”是部将的名字。这个钲中间铸着一样东西,有角,长着羊头,身体的样子也像篆文,就像现今的术士画的咒符。旁边有两个字,是大篆的“飞廉”二字,篆文字体也很奇怪,那么钲中间的图案,应该是飞廉了。飞廉是神兽的名称。淮南转运使韩持正也有一个钲,上面画的飞廉和所写的篆字,与这个也相同。由此可以推断,“黄目”可能也是一种生物。飞廉这类生物,样子像字又不是字,像画又不是画,恐怕古人另有深意。大多数先王使用的器物,都不是随意制造的。当时夏代铸造鼎来辨别神圣与奸邪,大多也是这样。我很遗憾没能深究其中的道理,这一定是有其意义的。有人说:“《礼图》里记载的樽彝,都是用木头做的,没听说过用铜制造的。”这也未必可信,现今人们见到的古铜樽非常多,怎么能说没有呢?像是《礼图》里说“瓮以瓦为之”,《左传》里却有用瑶做的瓮;又说律管是竹做的,晋代舜祠下却挖掘出玉律。这也表明并没有常规的制造方法。比如蒲璧、谷璧,《礼图》里记载的都做成草稼的样子,如今人们发掘古墓里的蒲璧,却刻满蓬勃如蒲花盛开的图案;谷璧上刻的是像粟粒的图案。这么说来《礼图》也未必可以作为依据。